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院第九批驻村工作队在学院党委的支持下,紧紧依靠胡大楼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落实,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帮扶故事。 党建引领,激发振兴新活力 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胡大楼村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提升村管理水平;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知识水平,积极吸纳村民加入党组织,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创新构建“党建+信用+网格”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了“信用变金”,有效推进了乡风文明。 深入调研,精准帮扶暖人心 驻村伊始,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校地共建、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村情民意。5个多月来,共计开展600余人次的入户调研,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工作队充分利用学院资源,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政策宣讲和生活情况调研,进一步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清查“三资”,摸清家底明方向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对村集体的“三资”(资源、资金、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村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水面以及货币资金、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等一一登记造册,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 消费帮扶,拓宽产业增收路 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学院资源优势,积极拓展优质稻米销售渠道,搭建网络销售平台。积极对接学校9家学生食堂完成了27万元六安本地优质粮油的消费帮扶工作,为帮扶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帮助种粮大户、种粮能人扩大精品水稻种植面积,学习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为村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方式,促进村民有效增收 驻村工作队创新工作方式,采用“社会捐赠+村民集资入股+村经济合作社”的方式,向黄大庄优质塘口投放鱼苗,预计2025年收入将达到4万多元,帮助村民有效增收。 惠农服务,彰显担当为民情怀 驻村工作队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将油菜与小麦种植作为秋季农业生产的重点任务来抓。他们指导村两委精耕细作田块,选择优质品种进行育苗,成功打造了30亩的育苗示范基地。这一举措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村民增产增收带来了希望。同时,工作队还积极协助胡大楼村落实“积分制”管理制度,开展积分制优秀共产党员、“美丽庭院”、“文明村民”等活动,提升了民主管理水平和村民自治管理能力。 展望2025年,学院驻村工作队将以“人居环境提升年,美丽乡村建设年”为主题,深化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上台阶,积极做好建设规划、产业谋划、人才培训和文化建设,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驻村工作队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力量。(文/樊永春 图/驻村工作队) 初审:孙静 编辑:叶惠玲 审核:张婷 |